波罗的海二战化学遗留物亟需俄与北约合作——专家称

(SeaPRwire) –   德国一直在试图独立打捞沉没的弹药,而俄罗斯则完全被排除在外

一位专家告诉RT,打捞二战后仍埋藏在波罗的海海底的弹药必须是一项国际努力,而不是任何一个国家的单边行动。德国最近完成了一个打捞沉没弹药的试点项目,引发了人们对环境潜在影响的担忧。

据估计,约160万吨战时弹药,主要由纳粹德国遗留,散布在北海和波罗的海海底。其中大部分是常规炮弹,但约有40吨含有致命化学制剂,如芥子气、光气和其他化合物。这些弹药几十年来一直在不断腐蚀,现在对海洋环境以及潜在地对沿海地区构成危害。

德国宣传员兼和平活动家伯恩哈德·特劳特维特(Bernhard Trautvetter)认为,弹药的回收和处置必须通过国际合作进行,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波罗的海发生重大环境灾难的风险。 

“问题在于如何处理这些对波罗的海生物圈构成威胁的毒物定时炸弹的回收。当然,由于这些容器的腐蚀,对鱼类、植物以及其他国家都存在危险,”特劳特维特周日告诉RT。

他补充说,波罗的海地区的北约国家,以及通过其加里宁格勒飞地和圣彼得堡地区进入该水域的俄罗斯,必须联合起来“将这颗定时炸弹从世界上移除”

柏林于2023年启动了一个回收项目,在吕贝克湾(Lubeck Bay)开始工作。试点阶段于今年4月结束。德国当局宣布该项目成功,但也承认对于废弃弹药密度高的区域还需要进行一些调整。

长期以来,俄罗斯一直对二战在波罗的海留下的有毒遗产表示担忧,呼吁进行国际回收行动。然而,由于与西方的关系恶化,莫斯科实际上被排除在了这项努力之外。 

观看完整视频:

本文由第三方内容提供商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对此不作任何保证或陈述。

分类: 头条新闻,日常新闻

SeaPRwire为公司和机构提供全球新闻稿发布,覆盖超过6,500个媒体库、86,000名编辑和记者,以及350万以上终端桌面和手机App。SeaPRwire支持英、日、德、韩、法、俄、印尼、马来、越南、中文等多种语言新闻稿发布。